为有效提升我校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理解“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体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学习及其在课堂教学、评估反馈等多环节的作用和效果,12月10日至12日,我校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4所高校共计45名骨干教师,赴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从A到A+的教师”教学研修培训和交流。我校共有14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
研修交流合影留念
结合高校骨干教师需求,四所高校与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制定了教师研修方案。研修形式包括教学工作坊、主题课程、专题交流、教学展示与互动点评等;研修内容从《教学设计实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现、《有效教学结构与互动式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前沿及教学应用》、《板书的设计与优化》,到《如何提高教学与科研融合能力》等,旨在通过研修提高参训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教研融合等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2月10日上午8点30,研修班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付红桥代表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欢迎词,介绍了重庆大学在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师培训方面所做的工作。随后陈圆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教学设计实务》工作坊,通过现场学习与参与互动,教师深刻领悟了教学设计是一系列的约束条件和可能备选教学方案之间的一种权衡,以追求教学效果和效率最大化。工作坊《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现》,由被“重大前锋”评为“最受学生欢迎青年教师”的雷蕾老师主讲,她通过现场演练、教师参与的方式,让教师以“参与式”的方式深入地了解了合作学习小组创建、活动开展、成果展示、同伴互评、学习反思的过程,提升了参加培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拓宽了教学思路。
工作坊现场
12月11日上午,陈圆博士在《教学设计实务》工作坊开展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单独的专题讲解,带领参加培训教师分步解析BOPPPS有效教学结构环节,分享了学习活动设计与运用的策略和技巧。下午,工程造价系副主任毛超博士对“如何提高教学与科研融合能力”做了精彩的经验分享,毛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详细介绍了在创新思路指导下的具体教改行动,包括对建筑专业学科结合信息技术建立BIM平台的思考、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面向建筑工业化全过程的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验、搭建土木建筑大领域学生平台等内容。在场参加研修老师认真学习讲座内容,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

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讲团队
12月12日上午,李珩博士结合重庆大学信息化教学现状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前沿及教学应用》,为参会教师推荐了多款提升教学效果有用的软件和分享了具体实践操作经验。下午,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咨询员王佳眉教授讲述了《板书的设计与展示》,对如何写板书、如何处理PPT与板书的有效结合等学员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最后由教师代表进行教学展示,专家点评、教学反思分享。
12月12日晚,所有学员圆满完成培训任务,顺利结业。我校教师代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刘丹老师发表了结业感言。她代表所有老师表示,在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报告后,感触很深、收获颇丰,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极大的提高。通过在重庆大学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教师们纷纷表示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他们信心百倍,一定要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努力加强研修学习成果的实践应用,投身于今后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学校教学水平,也希望学校能多组织这样的研修培训的机会。


